发布时间:2012-09-24
文章来源:辽宁省就业网
编辑:管理员
社区是就业工作最基础、最广泛、最重要的基层平台。阜新市在大力建设和规范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同时,自2005年以来,积极开展了以实施再就业援助、落实就业政策以及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为重点内容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充分发挥了平台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就业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社区劳动保障基础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市35个街道186个社区全部建立起劳动保障工作站(所),专职工作人员达2018人。相继5年在全市社区组织开展了离岗失业人员家庭状况入户调查,涉及24万个家庭、67万人口,全方位掌握了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各类情况。设立了下岗失业人员登记台帐、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台帐、领取《再就业优惠证》、《就业失业人员登记证》人员台帐、新增劳动力资源登记台帐、4050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状况登记台帐等,对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家庭情况清、本人状况清、求职意愿清、培训愿望清、技术特长清和就业去向清。
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功能不断增强,社区就业成为了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主渠道。通过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安置特困群体就业,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使得大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社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2005年以来,全市共开发社区治安、保洁、保绿等各类公益性岗位累计4万余个,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得到妥善安置,落实了岗位工资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同时,鼓励4050大龄人员围绕社区开展灵活就业,落实了社保补贴政策,稳定就业5万余人。依托社区落实对零就业家庭的援助政策,及时提供即时援助,实现了就业培训进社区、职业介绍进社区、社会保障服务进社区,使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不出社区就能够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为零。
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组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先进街道和充分就业社区。海州区西山街道双跃社区成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站,通过网络、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发布的信息以及到辖区单位收集用工信息,通过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市、区、街道组织的洽谈会等多种渠道,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通过树立再就业典型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社区内住户韩闯因企业改制而下岗失业,社区工作人员鼓励他自主创业,为他联系贷款,帮助他解决了资金困难,目前他不但承包了荒山,走上了种树、养猪的创业之路,还带动了社区28人实现了就业。双跃社区积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还组建了由30名下岗失业人员组成的手工编织队伍。每逢食品厂组装包装盒、香厂捆香打把,就培训大家带料加工,使大家足不出户就能挣钱。益民社区通过耐心细致的就业服务凝聚人心,帮助零就业家庭出主意、想办法,扶持了邢晓芹、杨来新等10人创办超市、服装店等小企业,为白艳梅、杨占武夫妇等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安排公益岗、上门协调用工单位帮助安排就业,使辖区内许多失业人员转变了就业观念和意识,增强了实现再就业的主动性,解决了很多困难家庭生活来源问题,社区实现了无“零就业”家庭,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目前,阜新市累计创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105个,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3个,实现了辖区所有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率90%以上、“4050”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的目标。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和各类困难群体再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