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2
文章来源:省流动人员档案和流动党员服务中心
编辑:李冰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其人事档案是国家档案和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人才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毕业生参加机关公务员考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办理政审考察、申报职称评审和核定社保待遇等事项的重要依据。高校毕业生档案不仅是记录个人成长的“人生档案”,更是激活人才流动活力的“关键钥匙”,直接关系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切身利益。
2023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档案信息化和档案转递工作较往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得到了国家、省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认可。
为持续规范全省高校毕业生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业务工作,总结经验,进一步捋顺转递流程,促进校地深度融合与交流合作,推行送服务进基层、送服务进校园,保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数据质量,档案转递工作有序,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在7月份高校毕业季来临之前,档案中心于5月12日至20日,在沈阳、大连、锦州分三个片区,对全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科(部)负责人及103所省内普通高校毕业生档案工作负责人开展了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档案信息化和档案转递工作交流活动。
此次交流活动总结了上一年度高校毕业生档案信息化和档案转递工作情况。并从重点推进、高效协同、优化流程,强化宣传等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2024年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对做的比较突出的市和院校给与了表扬。然后详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共七个大项十二个小项,并对2023年和2024年存在的问题,就2025年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流程及重点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参加交流活动的市和院校就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过程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最后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档案中心负责人对《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档案信息化和档案转递工作的通知》(辽人社函〔2025〕83号)进行了深度解读,并结合省厅“三化方案”对2025年高校毕业生档案信息化和档案转递工作提出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属,优化校地协作机制,规范信息采集,理顺转递流程,强化人员培训,加大宣传力度以及逐步建立电子档案等几点要求。
此次交流活动得到了三个承办市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受到了全省各市及院校的充分认可,不仅促进了校地深度融合与交流合作,更凝聚了全省合力、强化了信息贯通,畅通了沟通协调机制。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2025年毕业季来临之前开展这种送服务进基层、送服务给院校的交流活动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只有做到抓好源头、理顺过程、把住出口才能不断实现全省高校毕业生档案信息化和档案转递工作的规范统一,才能确保此项工作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才能在减轻院校及各市人社部门工作压力的同时,切实做好毕业生档案的管理和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省内103所普通高校、部分中职、技工院校毕业生档案工作负责人以及各市(沈抚示范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科(部)负责人共计约140余人参加此次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