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8
文章来源:就业创业服务
编辑:张宇
“为了加速让医疗人工智能造福社会,让更多骨科患者在康复中使用到相关的产品,我报名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清治AI CEO薛涛说。在上海第6人民医院骨科康复中心创新技术实验室门口,熙熙攘攘的骨科康复患者,其中不乏大量老年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们,正在向薛涛博士后和他的团队咨询如何使用他们的创新产品“老年人加速康复AI医疗大模型骨科慢病管理助手”。下一站,薛涛和他的团队要前往四川省华西医院,向骨科康复委员会的专家们进一步报告这一创新成果近期的进展。
带领博士、硕士生做项目、在人工智能实验室里面研究算法,是一名大学研究员的日常。然而对于薛涛来说,他不仅是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助理研究员,日常做好科研的同时,还是一名90后创业者——清治AI的创始人之一。
2016年薛涛直博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后,一直深耕清华大学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交叉研究。一个偶然的机会,来自博灵机器人的一个骨科机器人医疗课题,让薛涛发现国内医疗康复领域存在设备大量采用国外成套产品、人工智能核心驱动算法都是国外公司开发的情况,与此同时,对于移动本就困难的骨科患者频繁来医院康复中心治疗对于患者也是十分的不便,这让他找到了将超小型自动化装备技术和清华人工智能结合的新赛道。经过数年研究,随着2023年下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爆火出圈以及国家卫健委推动的加速康复外科路径图的落地,薛涛和他团队的骨科加速康复AI和超小型传感器迅速获得医院的认可,在超过120例65-80岁老人骨科康复中取得了60天康复的良好效果,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7月,薛涛凭借“老年人加速康复AI医疗大模型骨科慢病管理助手”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辽宁地区银发赛道二等奖,并获推在国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项目一起切磋交流。
“我是一名清华的科研工作者,同时也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赛道的一名突围者。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过去因为国外产品占据了很多的市场空间,很多学校前辈老师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一直没有机会在产业界得到验证,在今日国家大规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机遇下、在国家卫健委全力推进创新技术应用的背景下,我们站在前辈肩膀上开发的医工结合产品得到了快速应用的机会,大量来自一线患者的数据也让我们的产品得到了可以迭代的机会,很多我们过去在实验室和计算机都无法解开的问题,在今天真实数据的修正下都得到了解决。参加国赛既是对我们团队的肯定,同时也是在人社部国赛这样的高等级平台上让更多专家、领导知悉、支持和推广我们的技术的展示机会,通过参赛也激励我们不断攀登科技创新高峰,推动人工智能+医疗的全面发展。”得知自己进入第6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大赛后,薛涛说。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让项目找到了创业合伙人
在读博士期间,薛涛将上述技术成果以4份发明专利的形式进行了发表,在过去这些大学发表的专利大概率的会成为高校众多专利数字的一部分而没有机会得到应用。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清华大学先后出台了《清华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清华大学知识产权管理规定》《清华大学专利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近11项,医疗领域知名创业合伙人高晓、骨科世家精英陆欣怡通过清华大学专利平台主动找到了薛涛并成为团队一员,从公司创立规划、技术路线融入、医院试点突破、AI类产品定价、创新团队组成等方面,迅速完成了结合和公司化创建,薛涛和他的合伙人团队立志突破国内骨科小型化康复设备和人工智能模型受制于人的现状,在跟国外相关技术的缩小差距中获得发展。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技术经理人出手加速
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利用与本人从事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在职创办企业。在博士毕业继续攻读博士后工作期间,薛涛正好从事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的结合的领域,人社部这一政策的让薛涛放下了在职研究员和在职创业冲突包袱。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在第四部分《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主要涉及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概念验证、中试平台、产学研合作、技术经理人、赋权改革等10个方面的重要改革方向。来自辽宁的高级技术经理人寇闯随之加入薛涛的团队,全面整合和重构薛涛团队的科技成果产权、确权和符合国内科技成果法规的梳理工作,薛涛团队和产品的科技估值工作得以快速推动。
薛涛说,21年的寒窗苦读,成为科技和教育战线一员的时候,已经30而立的年龄了,正在困惑该如何回报父母和家庭的时候,自己赶上了自主科技发展的好时机,“决定”的推出意味着国家深化发展自主技术的决心确定了,未来几十年自己继续深耕原研型技术,在新型创新体制的整体推动下一定可以实现国家科技发展和个人成就的双丰收。
创新与创业兼顾,科技带动新型就业
“科技创业企业最初是最难的,哪怕一件小事都可能让项目夭折,所以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国家和政府和各界的扶持。”技术经理人寇闯说。项目初期,每周都需要从医院获取300-500例的各式各样的病例、患者数据,这些材料格式多样,信息格式也很不统一,而人工智能大模型高度依赖对这些文件的大量学习方能演化出自己的核心算法。技术经理人寇闯通过辽宁省科技厅科技专员和技术经理人联席机制,协调到了同为省科技厅科技专员的沈阳大学何月、王丹两位老师,两位专员老师迅速协调学校支持了大量在读的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到对数据的整理中,从而让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的数据喂养过程得以继续。
人工智能助手开发完毕后,还需要与真实患者的对话从而修正所有人工智能算法都会遇到的“幻觉问题”,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大量人工标定,以前一直没有人愿意从事这个工作,认为这不是一个长期职业。2020年2月,“人工智能训练师”正式成为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并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包含数据标注员、人工智能算法测试员两个工种,随着人社部近两年的不断宣传,“人工智能训练师”这门新兴职业渐渐被高校和毕业生所接纳,沈阳大学参加数据标定项目的同学们也逐渐的接受和志愿毕业后成为“人工智能训练师”。“国家倡导新质生产力,人社部积极推动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职业发展并纳入国家职业目录,让新质生产力科技型企业有了主心骨。”清治AI的总经理高晓说。
小树苗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产品也需要得到推广,薛涛和他的团队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技术推介,辽宁省、常州市、成都市当地的人社、科技部门提供了大力的支持。辽宁社人社厅一路支持项目进入中国创翼国赛平台进行拼搏,常州市人社、科技人才绿色通道支持薛涛不断壮大自己的研发队伍,成都市卫健委以开放的心态欢迎骨科创新诊疗技术在成都3甲医院应用。
“创新是一棒接一棒的接力赛,也需要来自社会各界不断的支持和助力,创新创业何尝不是一场科技赛道的接力赛,我们走在前面努力证明我们的价值,让更多的同仁、后面的学弟学妹们也能在国家间科技创新的更大赛场上不断接力下去。”薛涛最后说。
未来,薛涛和他的团队将继续深耕骨科领域人工智能智算平台和超小型骨科高精传感器,以不忘初心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以服务新质生产力为方向,继续深化他们的清治AI中国造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