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7
文章来源:就业创业服务部
编辑:江淼
在广袤的农田中,每一株作物都承载着农民的希望与梦想,然而,气候的影响、病虫害的侵袭却常常让这份希望蒙上阴影,花生白绢病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心系农业发展的创业者,崔宝军毅然投身于微生物技术在花生白绢病防治上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决心要为农业做贡献,为农民谋福利。
崔宝军,一位心怀梦想、充满激情的返乡创业青年,出生于1978年,成长在辽宁朝阳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大学毕业后,他跟随农业技术团队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的第一线,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植保新技术的推广、生物技术的试验和应用......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河南是我国农业大省,粮食作物面积大、经济作物各类多。2005年,崔宝军来到河南郑州从事农业新技术推广,这一干,就干了近20年。在这枯燥漫长的时间里,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开拓了视野。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2021年,他毅然决定放弃大城市的繁华与机遇,回到家乡,带着自己与微科生物共同研发的项目《生物技术在花生白绢病防治上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返乡创业之旅。
创业的初衷源于对农业现状的深刻关注。花生作为主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种植面积达6000多万亩,多年连续种植,导致花生病虫害的发生程逐年加重趋势。花生白绢病是花生上的一种重要土传真菌性病害,是花生上重要病害,一般地块发病率10%左右,重病地发病率30%以上,花生可减产40%以上甚至绝收,成为制约花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防治方法是通过大量化学农药拌种、淋根和前期农药充分喷雾来降低病害的为害,长期使用不但会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效降低,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这给生态环境和花生的种值都带来了前所没有的挑战。全新的安全、环保、高效的防治方案迫在眉睫!在这个背景下,崔宝军开始探寻一种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微生物技术。
起初,对于微生物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他几乎是个门外汉。但凭借着对农业的热爱和执着,他不断查阅大量的科研文献,参加各类农业技术研讨会,拜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创业初期的同时,还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不足、人才匮乏等诸多困难。但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他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参加龙城孵化基地开展的各种创业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他还四处奔走,寻找合作伙伴和投资,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解决了创业初期的难题。
然而,理论与实践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实验室进行的小规模试验中,微生物制剂的效果表现良好,但当应用到实际农田中时,却遇到了诸多问题。例如,微生物制剂的稳定性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和气候差异也对防治效果产生了干扰。
面对这些挫折,崔宝军没有丝毫退缩。他与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不断调整方案和应用方法,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终于总结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条件,兼顾防治效果与生态环境的生化结合的防治方案。2021年1月份他与微科生物就生化结合、微生物技术的研发、推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年在沈阳化工大学和辽宁省微生物研究院的技术支持下,成功研发出兼顾防治效果与生态环境的第一款生化结合的产品—“艾维坦” , 新品化学成份含量比市场上主导产品降低近50%。“艾维坦” 各项技术指标(常储、热储、残留、防效等)均以通过预审,并将参数材料申报农业部,申请批准证号。2023年11月,崔宝军正式成立了辽宁艾维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接受这一新技术,推广工作成为了他们创业过程中的又一重要挑战。农民们对于新事物往往持有谨慎的态度,他们更习惯于传统的防治方法。于是,在新产品研发之初,他们组织了大量的现场示范和培训活动,邀请农民亲自参与,让农民亲眼看到微生物技术在防治花生白绢病上的显著效果。
同时,他还带领团队积极与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合作,建立示范基地,通过实际的案例来证明生化结合技术的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要传授技术,还要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民们的花生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他提出的生化结合技术在花生白绢病防治上的应用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第二阶段纯生物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微生物菌不同配伍对白绢病有不同的防效,他通过微生物工程技术,根据微生物生长特性,推出一区一方的应用理念,取得了突出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微生物根内内生菌的应用,真正实现了防治、生态两不误。今年艾维坦团队将对这几组复合微生物方案进一步提纯扶壮,提取试验数据,争取在1-2年内申报国家专利,实现产业化。
回顾这段创业历程,充满了风雨兼程的艰辛,但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和喜悦。崔宝军说:“想只有困难,做才有答案。先起跑,再调整呼吸,先起飞,再调整姿势;在知中行,在行中知,才能知行合一!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在农业新技术研发、推广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田园绽放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