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7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苏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人才资源的“量质兼优”,一定程度上决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必须在精准上发力,广开门路引才、悉心倾情育才、优化生态留才,让各类人才活力竞相迸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起磅礴的人才力量。
政策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人才优惠政策,上演“人才抢夺战”,展现出城市吸纳人才的决心与诚意。但也要看到,个别城市存在人才政策与地方发展不匹配的问题,甚至出现“只求所有、不问所用”的现象。好的人才政策具有“磁场效应”。要坚持“供需匹配”,围绕区域未来5年甚至10年高质量发展需要,紧扣“产业地图”精心绘制“人才地图”,编制人才供需清单,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后培养、使用、评价、管理等配套机制,以长远眼光厚植人才沃土。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调研用人主体需求,深入了解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情况,问计于企、问计于校,掌握人才的真需求,及时优化调整,使人才政策与发展形势始终同频共振、精准有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就像“自流井”,汩汩涌流、润泽原野,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必须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各类中基础人才。要加强科研工作站、科创园区、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用好用活发达地区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高新技术企业资源,倾力打造人才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引导各类高素质人才到经济发展主战场创新创造创业,学以致用、用以成才,依托“产学研用”全链条培养造就更多一流人才和团队,形成以才育才的良性循环。
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是吸引优秀人才扎根一方的重要因素。要让各类人才心齐气顺,坚决破除人才评价“四唯”倾向,敢于打破条条框框,不搞论资排辈,不搞“圈子文化”,公平公正使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资历层次的优秀人才。探索实施更多形式的“揭榜挂帅”,以创新能力、实绩、贡献、效益“论英雄”,激活人才发展内生动力。要让人才后顾无忧,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当好“服务官”“店小二”,用心解决子女入学、落户随迁、配偶就业、医疗健康等关键小事,为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