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数字赋能助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11-26

文章来源:辽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编辑:李冰

辽宁省人社厅按照“深化一体化、发展数字化、迈向智能化”的总体目标,健全制度抓源头、统筹协调抓监管、建强队伍抓基础,全面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用数字化赋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质增效。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手段,着力解决业务数据“孤岛化”、信息资源“沉默化”等问题,让数据“用起来、跑起来、活起来”,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欠薪风险点进行统计分析预警,及时有效化解欠薪案件,为维护社会总体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集成数字资源,强化源头治理

按照“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大安全”的信息化发展目标,持续深挖数字资源,全面统一数据标准、数据接口和经办流程,以劳动保障监察业务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打通智慧监察系统与劳动合同用工备案、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就业登记、失业金领取、住建项目开工许可、银行工资信息等数据堵点,确保劳动者全工作周期各类信息互联互通、各项数据实时交叉比对,将合同签订、工资支付、休息休假、保险缴纳等环节规范在事前,监管在事中,实现劳动保障监察从后端查处向全链条、全流程监管的重大转变。2023年以来,全省网上办理企业书面审查6.3万次,审查效率同比提高97%。与此同时,劳动者投诉未签订劳动合同、未执行年休假制度、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等案件同比减少78.4%,实现了行政机关、用人单位、劳动者“三赢”,源头治理成效显著。

做实平台支撑,提升执法效能

着力构建矛盾纠纷全周期管理和一站调处机制,并将其嵌入“智慧监察”系统,强化对周期性、政策性、区域性矛盾的排查,打造常态分析、系统研判、动态发布于一体的矛盾纠纷预警体系。坚持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原则,搭建省、市、县三级劳动保障监察网络执法平台,通过智慧监察系统实现移动执法设备与集中指挥中心全程同步,让一线执法始终在监督之下,基层诉求始终系统全员支持。不断健全矛盾纠纷问题事后修复机制,推动政策制度完善优化,加强对矛盾纠纷背后深层次的政策制度问题研究,建立纠纷化解专题报告制度,推动完善相关地方立法、规范和政策。

应用AI技术,助力能力提升

将AI开源大模型引入智慧监察系统,进行本地化个性化定制,推动实现监察执法AI评估、风险研判AI预警、综合决策AI辅助。将劳动保障监察各环节执法行为、劳动保障监察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专属知识库,组织专门力量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模型训练、测试运行。目前,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实现人机语音或文字的交互,能对提问者的问题进行逻辑判断,并依据劳动保障相关专业法律条文进行回答或给出处置、维权建议,对各地执法情况进行趋势研判和风险预警。


首页 |  政务公开 |  服务大厅 |  办事指南 |  全省人力资源市场 |  毕业生专区 |  网站地图

版权说明: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对网站内容拥有一切权利,未经本网站同意,不允许全部或部分复制、转载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哈尔滨路50号  邮编:110013  技术支持:辽宁荣科智维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辽ICP备07011309号-4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793号

图片正在加载中......

微信公众号